修车四巧招

有了铜线不再泄气
    一辆北京Jeep汽车,排气管接口垫处漏气。换了好几个接口垫都不管用。仔细检查,发现前节排气管(排气歧管)接口部位已经变形,出现了一些凸凸凹凹的小坑。如果更换整个排气歧管,不仅维修费用高、耽误时间长,往往还需要更换进排气歧管垫。为了给车主节省费用,尽快解决问题,维修中可采用在接口处缠绕铜线的方法,堵住排气管的漏洞,消除发动机运行时的异响。
    从旧的电缆线中截下一段铜线,在接口垫处缠绕成圈,像过去手工编织草帽一样,一圈紧绕一圈。内圈要紧一点,外圈比接口垫要大一点、厚一点。装好后在热车时紧固排气管螺栓,排气管的异响声就会完全消除了。
    这种方法对于单孔的排气管非常有效。不仅降低了维修成本,减少了维修时间,而且为用户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点评:铜线与接口垫相接合,热车时在高温下拧紧排气管接口垫螺拴,弥补了排气歧管的漏洞,充实了排气歧管的缺口,大大改善了接口的密封性能。像这样为了改善密封性能而用其他物品和密封件相接合的方法还很多。比如:为防油封漏油,在接口处缠上棉线或粘胶;为防空调漏氟,在接口螺母端部缠上弹性胶带;为防气门室盖漏油,在缸盖上端覆上一层薄膜。巧借外物,查漏补缺,勤于思考,在维修中才能轻松简单地排除故障。
电控改手控 快速除故障
    一辆1994年日产风度汽车,有时换挡不正常。要么换挡冲击很大,要么不能升降挡。该车曾在别的修理厂大修过自动变速器,而且换过电脑。
    该车出现这种故障,既有可能是电控系统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机械方面的原因,在维修中采用了对电磁阀电控改手控的方式诊断故障。
    将自动变速器控制电脑去掉,测试换挡电磁阀A、B线路正常。将A、B电磁阀用导线引到蓄电池正极,将车在举升机上升起,发动机运转约1500r/min,将换挡杆挂到D挡,根据换挡电磁阀的逻辑开关值:
挡位 A   B
1挡 on  on
2挡 off on
3挡 off off
4挡 on  off
    依次交替给相应电磁阀通断电源。观察升降挡情况。当故障出现时,是在3-4和2-1换挡过程中。由于3-4和2-1时B电磁阀一直处于通电或断电状态,而A电磁阀则要进行通断电的状态转换。由此可以断定:A电磁阀相关部件出现故障。
    拆解自动变速器阀体,检查发现B电磁阀动作正常,而A电磁阀控制的换挡阀卡滞,在孔中往复运动受阻。用细砂纸打磨后按正确的扭矩装配相应紧固螺栓。装复后试车,换挡完全恢复正常。
    点评:用两根导线接在蓄电池正极上,通过控制通往A、B电磁阀电流的通断,快速准确地排除了该车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过程中,实际上是改变了A、B电磁阀的控制模式,将正常运行时的电控模式改为诊断时的手动控制模式。
    这种方式并不仅仅用于日产风度轿车,在电控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中,手控代替电控的模式适用于很多车型。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其结构,这样才能在各种工作状况下灵活运用这种诊断方式。
巧查快修氧传感器
    氧传感器的信号电压作为反映空燃比状况的最直接数据,在故障诊断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闭环状态下,氧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一般为0.1—0.9V。通常情况下,维修人员使用示波器检测或用电控检测仪读取相应数据流。这些诊断设备在很多中小型维修厂都没有。在没有设备的情况下,又将如何检修氧传感器呢?
    用一个发光二极管搭到信号输出端和搭铁。氧传感器正常工作时,在每一个浓稀循环,信号电压达到发光二极管0.6—0.7V的门坎电压时,发光二极管便会闪亮一次;如果混合气过稀,发光二极管一直不亮;如果混合气过浓,发光二极管会一直亮着;如果氧传感器损坏,一般会长亮或不亮。
    检查氧传感器的好坏,还有一个简单便捷的方法,在氧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再从蓄电池正极引入一根电源线,发光二极管发亮,这样便可以在回路中形成0.6—0.7V的模拟信号电压。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况是否改善,便可以轻松判断出氧传感器是否损坏。
    如果氧传感器性能不良,并非一定要更换才行,氧传感器由于积炭和汽油中铅元素的影响,会在长久的工作时,在外壁上附着一种灰白色的物质,即俗名“铅中毒”,这样会影响测量精度。所以应对氧传感器进行还原。方法如下:驾驶车辆,将连接口固定在1挡,油门踩到底,车高速行驶后突然松开,并重复多次。或将氧传感器卸下,用氧焊枪对准,直至烧白为止。
    点评:维修中有很多人将发光二极管作为试灯使用,但真正用来检测氧传感器却并不多见。巧妙利用发光二极管0.6~0.7V门坎电压特性,可以取代对氧传感器读取数据流、设定示波器的操作。能够快速检查出空燃比的状况。另外,模拟0.6~0.7V的信号电压,可以快速诊断出氧传感器的好坏。
    在低档位、高负荷的工况下多次重复,为“铅中毒”的氧传感器的还原提供了最佳催化环境。在氧焊枪的高温灼烧下,也可以快速还原。
瓦盖开槽除异响
    发动机大修后出现上部异响是普通桑塔纳一种较为常见的故障现象,大部分原因是凸轮轴润滑不良。由于普通桑塔纳发动机凸轮轴没有轴瓦,凸轮轴间隙如果过小,会因润滑不良而加速磨损;如果凸轮轴间隙过大,又不易形成油膜,也会造成润滑不良。
    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单独更换凸轮轴瓦盖,在市场上又买不到,而瓦盖和缸盖又组装在—起。如果整体更换缸盖,则至少要付出3000元以上的代价。有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既能保证凸轮轴的有效润滑,避免发动机上部异响,又能降低维修成本,为用户减少负担呢?
    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沿着凸轮轴瓦盖弧线方向,在中间用刮刀或据条开—道宽深约为0.15mm左右的油槽,与凸轮轴油孔相对应,可以改善凸轮轴的润滑情况。数台用此种方法修理过的普通桑塔纳发动机,效果相当好,不仅对凸轮轴润滑相关系统部件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轻松地排除了发动机上部异响的故障。
    点评:普通桑塔纳发动机大修时的技术规范,在凸轮轴间隙方面少有涉及。因间隙不当而引起发动机上部异响的故障,可以开一道油槽解决问题。因在凸轮轴瓦盖上开一道油槽,用以贮油,可保证凸轮轴的可靠润滑。如间隙偏小,可以加快形成润滑油膜的过程。如间隙偏大,油道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和释压作用。这样不仅保证了修理质量,而又为用户节省了一笔可观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工油道之前,一定要确认异响确因凸轮轴间隙不当引起。要先检查气门间隙、液压挺柱及机油压力(标准情况下不得低于30kPa)。

请在800*600分辨率下用IE4.0以上版本浏览